close

這次內容,不會討論到E05的內容。僅會就第1次排位的票數與名次,做進一步的討論。

到了第5集,就是第1次排位。前面的舞蹈比賽、健身、比手腕等等,都只是前菜,不值一哂,重點仍是在第1次排位。

我們先來回想第1季,第1次排位是否重要?在第1季的第1次排位的前11名,最終有7位進入I.O.I。而第1季的第1次排位的前22名,有10位進入I.O.I。所以,第1次排位,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。

在第1季,排位前11名,主題曲評等,A級有8個,B級有1個,C級有1個,D級有0個,F級有1個。

在第2季,排位前11名,主題曲評等,A級有5個,B級有2個,C級有0個,D級有2個,F級有2個。

這裡,我覺得,練習生的評等,老師的眼光,男團組合對抗表演,粉絲票數動員,這四個因素彼此間的落差不小。而在第1季,女練習生的努力結果,老師的評價,會與票選的結果較一致。

第2季的得票數,比第1季高出許多。第2季的第1次排位總票數是第1季的2.84倍,所以,原本第1季的加1000票,到了第2季的加3000票,意義上是差距不大的。這造成了一個結果,男團組合對抗賽的勝隊可以加3000票,這3000票仍是微不足道。前11強,都是68萬票以上,3000票,完全沒有影響力。第3名的Yoon Ji Seong與第9名的賴冠霖,都是沒有加那3000票。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第60名是Kim Sang Been,100142票,而61名與62名都是有加3000票;63名是88032票(沒有3000票加持),即使加3000票,也不會影響60名的結果。

另外,來看經紀公司。在第2季,第1次排位,前11強,Pledis佔2位,其他的就1位。不像第1季,Jellyfish的三位全在前11強,MBK的三位也全在前11強,兩家公司就吃掉了6個名額。可能也是因為這樣子,第1季的賽制,Mnet為了“平衡”,才會“微調”賽制,改到有點怪怪的,Position Evaluation與Concept Evaluation,都還是覺得有些不公平。

來看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東西,身高和體重。
首先來看身高。請看下表。非常詭異。身高越矮的,晉級率越高。170~174cm的,還算吃香;相反的,超過180cm的,晉級率不高。可以更簡單的二分法:

166~176cm,晉級率高達72.5%

177~187cm,晉級率只有46%

身高cm 晉級 淘汰 晉級率
165~169 5 0 100%
170~174 21 11 66%
175~179 18 15 55%
180~184 15 12 56%
185~189 1 3 25%

 

體重呢?我也有觀察,沒什麼特徵出來。超過65kg的練習生,晉級率就差了點。

體重kg 晉級 淘汰 晉級率
49~56 10 5 66.7%
57~64 39 22 63.9%
65~75 11 14 44.0%

 

我想講一個人,Jang Moon Vok,從第一集到現在第五集,長髮飄逸,搏得不少鏡頭。有人說,他是So Hye的2.0版;也有人說,Mnet對於他是安排第1季Dani的劇本。那我個人的看法,Mnet對於Jang Moon Vok,的確是操作,若要用第1季的某個人來形容的話,我覺得會比較像是Heo Chan Mi的反轉版。在第1季,前面幾集,真的有利用到Chan Mi的題材,算是炒節目,女團對抗賽被黑得很慘,不過,從Position賽開始,Chan Mi的鏡頭越來越少,到了Concept,我都有點忘了她的存在。而Jang Moon Vok,我覺得Mnet的作法是雷同,只是操作的比較正面,但可能鏡頭也是會越來越少,真的很有可能如同Chan Mi,進入到前35強而止。第1季的Chan Mi在第1次排位是第15名,那Jang Moon Vok的第1次排位是14名,嗯,繼續觀察Position的表演吧。

 

下面這張圖,是第1季與第2季的前60強在第1次排位的票數。可以先看第1季,方框的5位是到最終進入I.O.I,在第1次排位的票數,是跳空向上的。若這個Pattern可以運用,那麼,第2季,也有相同的Pattern,前7高票的練習生,可能也會進入最終11強。

ep05 01.png

 

個人以為,在第1次排位,前15強,約有7成機率能進入最終前11強。就看節目,看結果吧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KPO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havid 的頭像
    Shavid

    Diet Light

    Sh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